电杆作为电力传输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表面质量直接影响着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电杆麻面微孔是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其形成原因复杂多样。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探讨电杆麻面微孔的形成原因。
1. 模板表面处理不当
电杆在生产过程中,模板表面的处理至关重要。如果模板表面粗糙,或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会导致混凝土在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失水过多或滑浆,从而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即麻面微孔。
2. 模板缝隙未堵严
模板缝隙的处理也是影响电杆表面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模板缝隙未堵严,浇捣时混凝土可能会从缝隙中漏出,造成局部混凝土不足,形成麻面或孔洞。
3. 混凝土搅拌不均匀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或加水量不准,会导致混凝土和易性差。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状结构,进而可能发展成麻面微孔。
4. 脱模剂涂刷不均匀
脱模剂的涂刷对电杆表面质量也有重要影响。如果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拆模时可能造成混凝土表面被粘坏,形成麻面。
5. 钢筋分布不均
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分布也会影响电杆表面质量。如果钢筋分布不均,混凝土浇筑时可能因钢筋阻碍而无法充分填充,形成空洞或麻面。
6. 混凝土振捣不实
混凝土振捣是确保混凝土密实的关键步骤。如果振捣不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无法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长时间积累,这些麻点可能发展成麻面微孔。
7. 废机油使用不当
在电杆生产过程中,废机油有时被用作脱模剂。但如果废机油刷得过多或不均匀,或合缝口机油过多流入模内,都可能造成油麻面。
8. 模内砼未清理
模内长时间粘附的混凝土未加清理,会形成老垢。新浇筑的混凝土与老垢接触时,可能因粘结不良而形成麻面。
9. 模具长期未使用
钢模长期不用,内壁可能会大面积锈蚀。锈蚀的模具表面粗糙,浇筑混凝土时容易形成麻点。
混凝土过干或停放时间过长,而慢速离心时间又太短,会导致混凝土流动性差,无法充分填充模具,形成蜂窝麻面。
11. 预应力控制不当
对于预应力电杆,如果预应力控制不当,如主筋张拉应力值过大,脱模放张后可能因预压应力过大造成混凝土微裂纹,进而发展成麻面微孔。
12. 电杆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碰撞
电杆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如果堆放过高或吊装时发生碰撞,可能在杆身上产生纵向裂纹。这些裂纹在后续使用中可能扩大,形成麻面或孔洞。
13. 环境因素影响
电杆长期在露天环境中使用,受到风吹雨打、环境水侵蚀和碳化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性能可能恶化,产生裂纹和麻面。
14. 施工工艺不当
施工工艺不当也是导致电杆麻面微孔的重要原因。如一次性浇筑混凝土过多、分层不清、振捣时间不足等,都可能造成混凝土不密实,形成蜂窝麻面。
15. 原材料质量问题
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如果使用的砂、石、水泥等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可能导致混凝土和易性差、强度不足等问题,进而引发麻面微孔等表面缺陷。
电杆麻面微孔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涉及模板处理、混凝土搅拌、振捣、钢筋分布、预应力控制、存储运输、环境影响以及施工工艺和原材料质量等多个方面。为了提高电杆的表面质量和使用寿命,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
通过阅读上述文章的内容,电杆麻面微孔什么原因希望大家可以仔细的了解一下。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电杆麻面微孔什么原因的相关知识欢迎继续关注济宁丰盛电力线路器材有限公司,我们将会不断的给大家在网站中更新。
本文由电线杆厂家(手机:15562299887)编辑:本文链接:http://www.dianliganta.cn/fsdgdt/qydt/5949.html